栏目导航
博士 网站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教师队伍 > 博士 > 正文

王丹

时间:2016-06-25 16:54:30 来源:本站编辑 作者:本站编辑 阅读:

一、个人简介

王丹,男,1980年出生,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,并于2003年、2006年和2012分别获得文学学士、文学硕士与文学博士学位。

2006年到信阳师范学院参加工作,现为信阳师范学院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,“南湖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项目首批资助人选,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。兼任中国民主同盟bv1946伟德官网总支副主委,河南省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,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。

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语言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论。在《学术论坛》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《小说评论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,出版著作2部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、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。

 

二、讲授课程

本科课程:文学概论、美学、西方文论和大学语文

硕士课程:西方文论专题、中国语言文学前沿与热点、美学经典作品选读

 

三、科研成果

(一)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

1.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文学语言批评的问题意识与知识构成研究”,在研

2.主持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“语言批评的社会历史向度研究”,已结项

3.主持201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语言批评的问题域及其话语构型研究”,已结项;

4.主持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问题域及其批评场域研究”,已结项;

5.参与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“作为‘艺术生产’的文学批评研究”,在研;

6.主持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“当代文论的语言维度及其知识语境与问题意识”,已结项。

(二)出版著作

1. 《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维度演变》(专著),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;

2. 《柳建伟研究》(编著),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。

(三)主要论文

1.文学语言批评研究

1)语言视域的文学研究,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2011年第3期;

2)语言批评的范式构建:问题意识与脉络流变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CSSCI)2014年第4期

3)文学研究的语媒视界,《北方论丛》(CSSCI)2014年第2期;

4)文学批评理论的双重话语——基于问题意识的再审,《北方论丛》(CSSCI)2015年第1期;

5)从问题域看语言批评的理论构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CSSCI)2015年第4期;

6)语言批评的谱系生态:发展动因与演化轨迹,《文艺评论》(CSSCI)2015年第5期

7)语言批评“中国化”的再审视,《天府新论》2019年第2期(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文艺理论》2019年第6期、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2月28日“文联”栏目全文转载)

8)论批评释义的语言视域:从“形式”到“实践”——兼及文学批评的生产性,《华中学术》CSSCI)2021年第34辑。

9)当代西方文论的历史构型及其“内外”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(CSSCI)2023年第6期;

2.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

1)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,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》(CSSCI)2011年第2期;

2)马克思视域下艺术生产的“为何”与“何为”,《学术论坛》(CSSCI)2013年第10期(《生产性文学批评读本》全文收录);

3)马克思问题视域下艺术生产的当代反思,《华中学术》(CSSCI)2015年第11辑(《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》全文收录);

4)新实践美学视野下的实践范畴,《云梦学刊》(北大核心)2010年3期

5)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域中的文学审美性,《福建江夏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3期;

6)从问题域看马克思文艺思想的文本构成,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》2023年第2期。

3.文学评论及其他

1)《黄泥地》与中国乡土的重建,《小说评论》(CSSCI)2016年第4期;

2)对《呼啸山庄》小说精神的伦理学解读,《阅读与写作》2008年第10期;

3)管窥蠡测文学主体性,《兰州学刊》2005年第1期;

4)自卑和焦虑——中国文论“失语”的历史溯源,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》2005年5期;

5)细读“失语”,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》2007年第6期。

(四)主要获奖

1. 201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;

2.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

3.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;

4. 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;

5. 2016、2018、2021年度校优秀实习指导教师;

6. 2022年度信阳师范学院“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”。